机电工程学院新
 首页  学院概况  党政建设  教学工作  专业认证  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文件下载 
 
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正文

2014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计划

14-03-12 20:52  审核人:


一、专业基本情况


我院2002年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高职专业,2007年升格为本科。本专业是在电力系统、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办学实力,经过认真的调研后建设起来的。十余年来共培养了数千名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目前,本专业有本科二表学生315人,三表学生42人,专任教师1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讲师7人,助教3人。

本专业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电路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传感技术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电子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专用仪器、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共计价值200余万元,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基本可满足现阶段本科教学需要。

近年来,本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多人获得省级、国家级电子设计竞赛奖项。我系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以培养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突出本专业特色,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我院的品牌专业,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三、专业建设规划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课程更多地转为项目化授课,让授课内容更具体,学生学习更扎实。教师根据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情况,“量身定做”授课计划,选择授课内容,争取把实验室和课堂合二为一,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水平。现就“单片机技术”课程作为试点,将整个授课方式改为项目牵引,带动理论学习的方式。如果效果达到预期,则大面积推广到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

带动更多课程进行考核改革,去除传统期末考试的老旧模式,以学生实验和项目完成情况做参考,给与等级化的最终成绩,以此促使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落到实处。

专业方向除了着力建设现有应用电子技术外,进行汽车电子专业的市场调研,就业方向和建设可能性,力争拓宽电子系学生的就业半径和就业类型。

2.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以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为支撑,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调整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组建教学团队,将课程体系化,顺延化,避免内容重复讲解,前导课与专业课衔接生硬。争取今年建设1~2门校级优秀课,1门校级精品课。

专业选修课程中加入如汽车传感等应用性更强,更接地气的专业课程,以配合专业方向建设。争取两年内能够将专业方向和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确定并开出。

3.科研建设

组建电子系科研团队,以几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为主导,带领全体同志踏踏实实从省级项目开始做起,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团队内部取长补短,真做实干。以专业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作为组队原则,力争一到两年内形成一到两个专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合作无间的电子专业科研团队。

4.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科班教师数量不足,中年教师少且职称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以目前的学生数量和课程体系来看,专任教师不能少于15人,现有的师资在数量和专业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引进高水平人才。

定期邀请外校高水平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本校博士学历的专家传帮带,积极申请培训和深造机会,尽电子系最大能力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善加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智能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等几个大规模实验中心的建立、管理和运行,打造双师型教师,从深化教师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

除了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外,还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相关的帮助,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打造更好的培养环境。

5.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可满足学生参加竞赛的基本需求,但对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我系还不能提供任何场地和软硬件的保障。根据学院的整体安排,在建的智能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北京通联物网公司联合共建嵌入式实验室,与联创中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的建研发中心,如能按期投入使用,将大大缓解学生专业实习的难题,对未来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等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和系部各领导对于校外实训基地非常重视,一直在与各个适合的企事业单位联系相关事宜。拟建设3~5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包括电子器件加工、电路板设计制造、变电箱安装、汽车器件制造安装等方面。

6.制度保障

以学院和学校总体目标和规定为导向,完善更符合电子系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各项制度,以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针对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指定负责人。避免假大空的口号,将责任分块细化,具体化到每个人。令整个电子系均衡、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闭

版权所有大庆师范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公安机关备案号 23060402000015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