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学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02-27 作者: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代码:080208

二、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辐射全国汽车产业密集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铁人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懂技术、会管理、善服务”的综合素质,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在汽车领域胜任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汽车智能网联设计、车辆评估与交易、汽车技术管理、汽车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二)分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法律意识、安全和环保意识、服务意识。

目标2:具备宽厚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扎实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胜任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

目标3:能够跟踪汽车服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能从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汽车智能网联设计、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车辆评估与交易、汽车技术管理等工作。

目标4: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分工协作、交流沟通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适应汽车服务产业及行业的发展,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拓展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形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汽车服务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指标点1-2: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指标点1-3:能够将工程知识、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4:能够将工程知识、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汽车服务领域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文献研究,对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分析、表达,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运用汽车服务工程基本原理和工程方法,识别和判断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指标点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表达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2-3:能够认识到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具备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文献检索及分析以寻求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问题方案的能力。

指标点2-4:能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辨别,从而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车辆系统、控制单元、汽车零部件等故障诊断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掌握车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或设计目标确定具体方案。

指标点3-3: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4:能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法律、安全、健康、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解决汽车服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

指标点4-2:能够根据车辆系统、控制单元、结构单元,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指标点4-3:能够利用已有工程开发、测试工具基于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安全、正确、完整地实施实验。

指标点4-4:能对汽车服务工程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对实验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模拟与测试,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了解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常用的仪器、信息技术、工程工具和仿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2:能够合理选择仪器、信息资源、技术和专业仿真软件,对汽车服务工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或开发并合理使用测试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等对汽车服务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测试,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汽车服务领域中的相关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汽车服务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熟悉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能够分析、理解和评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评估这些因素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熟悉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指标点7-2: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评价其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汽车服务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

指标点8-2:理解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理解铁人精神基本内涵,内化铁人精神特质,树立职业理想,践行新时代职业精神,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9.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在多学科背景下,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责任。

指标点9-2:能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合作,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和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撰写报告、设计文稿、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指标点10-2:能够把握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理解和尊重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汽车服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汽车服务工程实践项目中所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指标点11-2: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汽车服务工程的工程实践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理解社会、环境、技术的多样化,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要求。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上一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